在電氣工程圖紙里,圖形符號就像工程師之間的 “國際語言”,能幫大家高效又準確地溝通。避雷器在電力系統(tǒng)里很關鍵,主要作用是保護電氣設備不被雷電過電壓以及操作過電壓傷害,所以它的電氣符號得規(guī)范表示,這一點特別重要。接下來,我們就用大白話跟大家聊聊避雷器電氣符號的標準畫法、演變過程,還有它背后藏著的含義。
一、核心標準與基本符號
現(xiàn)在國際上用得最廣的標準,是國際電工委員會(IEC)發(fā)布的 IEC 60617《簡圖用圖形符號》。咱們國家的國家標準 GB/T 4728《電氣簡圖用圖形符號》,跟這個國際標準完全等同。在這個標準里,避雷器的基本符號很簡單,就是一個矩形(也能用正方形)加上一條穿過其中一邊的斷裂線。
這個基本符號的構成藏著不少心思。矩形框代表避雷器的外殼或者本體;另一部分是帶箭頭的線段,它會以一定角度穿過矩形的一條邊,而且這條箭頭線段在矩形內(nèi)部是 “斷裂” 或者 “分離” 的。這個設計特別巧妙,能把避雷器的核心工作原理形象地表現(xiàn)出來:正常工頻電壓下,避雷器的電阻特別高,就跟 “斷路” 一樣,能把電流 “斷” 開;可一旦出現(xiàn)危險的過電壓,它的電阻會突然降下來,快速導通,給過電流留出泄放通道。這種符號最通用,也不會讓人產(chǎn)生歧義,在系統(tǒng)圖、單線圖還有原理圖里,我們經(jīng)常能看到它的身影。
二、常用符號變體及其含義
咱們實際畫工程圖紙的時候,情況會靈活一些。有時候跟著設計人員的習慣來,有時候看圖紙類型,還有時候是為了突出避雷器的某個特定功能,這時候就可能用到幾種常見的符號變體。
其中一種是帶接地符號的變體。大家都知道,避雷器在電路里得有固定連接方式 —— 一端接被保護的設備或者線路,另一端必須可靠接地。為了把這個連接方式表示得更清楚,設計者常會在基本符號的矩形框下方,或者一側(cè),加上接地符號(?)。就建筑電氣、通信系統(tǒng)這類特別強調(diào)接地連接的圖紙來說,這種帶接地符號的表示方法用得尤其多,一眼就能看出接地要求,不用額外標注說明。
另外還得提提舊符號以及它的演變情況。咱們要是碰到比較早的圖紙,或者某些特定領域的標準,可能會看到一種不一樣的符號 —— 它由一個圓圈,加上一對 “牛角” 狀的電極構成。這個舊符號不是隨便畫的,它是從早期管型或者閥型避雷器的火花間隙象形來的,看形狀就能大概聯(lián)想到內(nèi)部結構。雖然現(xiàn)在 IEC 標準還有咱們國家的 GB/T 標準,都推薦用矩形 - 箭頭的新符號了,但了解這個舊符號挺有必要,咱們看以前的老技術資料、舊設備圖紙時,就不會搞不懂它代表什么,能幫我們順利理解歷史文檔里的電路設計。
三、符號在不同類型圖紙中的應用
不同類型的電氣圖紙,對避雷器符號的使用要求不一樣,咱們得根據(jù)圖紙功能選合適的表示方式。
在單線圖里,咱們一般用最基本的標準符號,也就是矩形加斷裂箭頭的樣式。這種符號特別簡潔,能一眼看清楚避雷器在系統(tǒng)里的安裝位置。就變壓器高低壓側(cè)、變電站母線、線路進出口這些關鍵位置來說,用這個符號標注,既不占空間,又能準確傳遞安裝信息,不用額外加太多說明。
到了原理圖或者電路圖里,要求更細致一些。咱們除了用基本符號表示避雷器本身,還可能在符號旁邊標注關鍵參數(shù)。像避雷器的型號,拿 HY1.5W-0.5/1.3 來說,還有額定電壓、標稱放電電流這些重要數(shù)據(jù),都可以標注在旁邊。這樣一來,圖紙包含的信息更完整,后續(xù)看圖紙的人不用再查其他資料,就能清楚知道避雷器的具體規(guī)格。
要是碰到功能圖,情況又有不同。如果圖紙需要強調(diào)避雷器帶有故障指示或者脫離裝置,咱們可能在基本符號旁邊,再加一個單獨的觸點符號或者指示器符號。而且會用虛線把這些符號連起來,用虛線表示它們之間的機械聯(lián)動關系。這樣設計,能直觀體現(xiàn)避雷器和附加裝置的關聯(lián),讓人一眼明白整套保護裝置的工作邏輯。
四、重要注意事項與常見誤區(qū)
結論



